近日,為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,喜迎二十大的到來,市政協經濟委舉辦第二期委員培訓班,第13、14屆廣州市政協經濟委委員、廣東省定制家居協會會長、索菲亞股份有限公司集團總工程師張挺參加并作內部分享。
會上,張挺分享了中國定制家居行業的發展歷程、產業規模、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內容,讓政府及更多行業了解定制家居的前沿理念、發展成果和創新趨勢。此前,作為政協委員,張挺曾在2019年廣州市政協第十三屆三次兩會上,提出《打造廣州“全球定制之都”新名片》(2021號)提案,提案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視。依托廣州深厚的定制家居產業基礎,以及行業協會、展覽平臺和媒體的持續推動,2019年12月,廣州被聯合國工發組織授予“全球定制之都”案例城市。
隨著定制家居這種模式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,以及優秀品牌的不斷崛起,定制家居行業持續擴大在我國乃至全球家居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,不斷深化“世界定制看中國,華南定制看廣州”的產業認知。
以下為張挺會長在會議上對中國定制家居行業發展情況的分享:
早在2000年前定制櫥柜概念從歐洲傳入中國,2000年后定制壁柜、衣柜在中國誕生,開創了中國定制衣柜時代。
一、中國定制家居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;
第一階段為萌芽期:
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,整體櫥柜經由香港傳入中國各地。
第二階段為成長期:
1990年至1999年,人民群眾經濟增長,生活水平不斷提升,對生活、裝修需求隨之改變,形成了國內首批定制櫥柜和定制衣柜的出現。
第三階段發展期:
2000年至2010年是發展初期,國內定制家居企業家開始吸收、學習和借鑒歐美、日本流行定制家居理念,結合國內定制家居特點和優勢,創立了國內一批衣柜品牌。
2010年至2018年為高速增長期,多家家居企業順應形勢快速發展。當時,“全屋定制”成為家居行業的熱點。每年平均增長30%,吸引建材、家電、成品家具、家裝、地產商紛紛入局,加大了行業競爭力度。
2019年至今為成熟發展期,2019年以來,定制家居行業整體增速成放緩趨勢,已逐步進入發展穩定期。
關于定制家居的特點與優勢:
定制家居產品與傳統家具產品呈現的效果雖然相似,但他們的商業、生產方式、底層邏輯和全體系構成都有很大的差別。定制家居的商業模式會更先進、生產組織邏輯會更領先。
傳統家具以產定銷,預先制造產品,通過營銷將產品推送給消費者,且傳統家具制造主要采用標準化、批量化的生產方式。容易導致市場需求不匹配而積壓產品。
而家居則以銷定產,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設計方案和一對一的個性化定制服務,定制家居銷售模式為零庫存,為企業運轉帶來了充分的現金流。且定制家居行業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大規模柔性制造,達到減少重復勞動、節省人力和時間、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。
定制家居對比傳統家具的優勢有幾點,一、滿足不同消費者對家具的不同個性化需求;二、減少庫存積壓,實現零庫存,加速了資金周轉;三、降低營銷成本;四、設計師與消費者面對面溝通機會多,容易獲取消費者的需求,有利于加速產品開發。
二、定制家居規模情況
根據中國定制家居產業趨勢報告分析,2021年上半年我國家具制造行業總資產為6169.5億元,其中,流動資產3795.5億元,利潤總額為170.4億元。2021年上半年我國家具制造行業企業數量為6544個,與2020年年底持平。
三、行業現狀
“全球定制看中國,中國定制看廣州”,廣州是全國家居定制的行業標桿,全國9家A股上市定制家具企業中,有4家總部在廣州,包括行業規模前三的歐派、索菲亞、尚品宅配,同時也吸引著定制行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近千億產業集群。
2016年我國發布“房住不炒”政策后,部份核心城市受土地資源約束,二手房交易高于一手房再次牽起熱潮。從近五年客戶細分分析,二次裝修需求越來越多,據保守估計,中國有存量房4億套,每年的裝修需求產值達4萬億。未來三年,預計廣州市及周邊城市定制家居將達到1000億產業集群。
四、 定制家居未來發展趨勢
定制家居作為新興行業能發展到今天,受益于定制家居產品能解決過去家庭裝修中的痛點。
未來,從定制家居行業發展需求推動因素來看,行業發展與國家“雙碳”政策的影響,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,房地產發展以及存量房二次裝修需求,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居民消費習慣的改變等等因素息息相關。
我認為定制家居行業依然擁有需求旺盛、潛力巨大、空間廣闊的發展前景。未來,定制家居發展趨勢包括幾方面:
一是定制家居產品是綠色環保的固碳產品;
二是房地產行業的變化,給定制家居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;
三是疫情帶來的需求行為轉變,給定制家居提出了新的挑戰;
最后,借助數字化轉型,修煉內功,迎戰未來。